松弛感

自“高敏感”之后,又一个心理学词汇,引发了现象级热议——“松弛感”。

这个用来描述家庭关系的词,来源于一位博主的自述:

因为一个小孩证件过期,妈妈陪着孩子回家了。由于妈妈没有登机,挂在妈妈名下的所有行李也被集体退回了。

令博主震惊的是,全家人都没有受到影响,更没有互相指责,而是以非常松弛的心情,叫人回来拿行李、寄箱子,全程气氛轻松和谐。

下面的评论,全是羡慕的:

好羡慕啊,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我家,一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,旅行也会被完完全全地毁掉,甚至几十年后还被拉出来吵架……

看完前三段已经在反胃了,真遇到估计直接紧张到干呕了。

一次旅游入住酒店的时候,我妈没带身份证,我爸勃然大怒在酒店大堂里骂工作人员骂我妈,最后他自己先入住睡觉,我和我妈哭着去找派出所开证明……从不知松弛为何物。

我感觉我就是那种一旦发生脱离计划之中的事情,就会情绪失控、抓狂,我也想有这种松弛感。

……

到底什么是松弛感?怎么就能引发如此之大的感触和共鸣呢?

其实,所谓“松弛感”,就是一定程度的心理空间。

有了这个心理空间,就能够容纳一些未知事件的发生,并且当事情发生时,失控的感觉不会把自己击碎。

正因为不担心自己被“击碎”,也就不会通过指责/攻击的方式,急着转嫁焦虑和恐惧。

然而,遗憾的是,很多人都没有形成这种心理空间,一点点小事就会引发内在惊涛骇浪,自然也就没有“松弛感”了。

到底怎样才能真正松弛下来?

今天,梅老师就和大家聊一聊,现代社会最宝贵的松弛感。

以空间换空间, 心理空间是这样拓展的

之前刷到一个视频。

视频里,年仅13岁的谷爱凌在一场重要比赛前,高烧40度,浑身疼痛,对着妈妈嚎哭不止。

如果你是谷妈妈,会怎么做?

对一些家长来说,这个场景是非常具有刺激性的,刺激到可能连几秒钟都承受不住。

要么焦虑得想直接“解决掉”孩子的情绪: 哭也没用啊!哭对身体不好,你还发着烧呢,快别哭了!

要么焦虑地替孩子做决定: 不比了,咱们不比了!

再要么,比孩子还着急:

急得团团转,急得直哭,最后还得孩子忍着难受来安慰她:“没事妈妈,我好点了,你别着急了。”

以上场景,都是父母自己缺乏心理空间的表现。

因为自己没有空间,就容不下孩子的焦虑,甚至还需要孩子匀出点空间来承接自己。

然而谷爱凌的妈妈,稳定得就像暴风骤雨中的灯塔一样。

揽着撕心裂肺嚎啕大哭的女儿,她只关切地、语气平稳地给女儿一些感受方面的回应:“这么疼啊”“难受是吧”。

既没有试图解决掉女儿的情绪,也没有被女儿扔过来的焦虑击碎。

只是做一个结实稳定的外挂容器,充分容纳女儿的焦虑和痛苦。

而孩子的心理空间,也就随之拓宽了。

所以后来面对巨大挑战,谷爱凌依然能保持冷静、镇定、松弛。

这与妈妈强大的容器功能,以及给她内化的心理空间是分不开的。

从这里也可以看出:

松弛感的基础——心理空间,并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在后天的养育过程中,每一次亲子细腻的互动中,被养育者一点点培养和拓宽的。

这就要求父母,首先自己有一定的心理空间,这样才能容纳孩子的焦虑。

松弛下来,从就事论事开始

飞机上的一家人,就是这样一个“以空间换空间”的典型。

有了足够的心理空间,不仅可以容纳突发事件带来的失控感。

更重要的是:

问题来了,直接解决问题,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自我攻击和指责他人上。

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:

当一件事情发生时,处理事情本身,往往并不会消耗太多能量。

于是,孩子的注意力只需要放在“解决问题”上即可,不会消耗太多能量。

但如果父母怒骂“你怎么这么笨”“整天毛毛躁躁的”“连个碗都拿不住”,或者虽然没说话,但眉头紧锁,眼神满含嫌恶、鄙视与厌烦。

那么孩子的能量,就不得不用来承受父母的情绪、应对父母的责骂带给他的恐惧和羞耻。

在孩子心里,他打碎的不仅是一个碗,还有自己的尊严,那么这个后果就是“灾难性”的。

有些人在做错事或失败后,能迅速修正弥补,继续轻松前行,获取成功,仿佛“错误”和“失败”对他们来说只是小事一桩;

但也有一些人,一旦做错或失败,哪怕是非常小的疏漏,也会羞愧至死,恨不得原地去世。

前者在遇到挫折时,心里的声音是“做错了,补救一下就好了啊”;

后者在遇到挫折时,内心的声音是“你真笨!你真蠢!你完了!你果然不行!”

3件事,透支一生的松弛感

那么,父母有哪些具体行为,长期做下去,会让内化恐惧羞耻、挤压心理空间、透支一生的松弛感呢?

主要有3个方面。

第一,不停数落孩子的缺点。

正常的父母,能看到孩子的缺点,也能看到孩子的优点,能欣赏孩子;

病理型家长,则会揪着自己眼中的“缺点”反复逼逼叨叨。

这不是孩子有多不堪,而是家长需要以此来安放自己的痛苦。

第二,向孩子诉苦。

我们都知道,父母本来应该作为一个容器,去涵容孩子的情绪。

但有些父母,因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创伤,反而还要让孩子作为容器,经常跟孩子诉苦。

压力、怨气、恨意一通倾斜,说完,这些父母就会感觉:

哇,好受多了。

却不想想,这些让TA之前喘不过来气的沉甸甸的东西,都被移到哪里去了。

年幼的孩子,没有容纳的功能。

成年人的大问题,塞到孩子的幼小心灵里。

当他们发现自己,无法让父母的矛盾消失、无法让妈妈快乐、无法让家庭气氛改变……可能就会产生一种“我什么都做不了,我真没用”的感觉,进而陷入到可怕的无助和自责之中。

第三,无意识地压抑/管束孩子。

养孩子,不光对家长的财力、精力有要求,对养育者的心理空间也有要求。

心理空间要够大,还要有足够的弹性,孩子才能在这个空间里,自由活动,自然生长。

但有的养育者的心理空间,又窄又紧,自己又没意识到,就会去把孩子牢牢绑住,去贴合自己的空间。

最极端的情况是:

养育者的内心已经紧窄到经不起一丝波澜,即使是婴幼儿也被严格控制行为,不能吃手,不能撕纸,不能玩泥巴,不能光脚爬,不能把玩具扔出去……一切,都要“合规”。

但代价是,就孩子没有任何空间成长,也没能内化任何容器,长大后一点小事都是天塌地陷的大事,和父母一样过着与松弛无缘的生活。

只要活着,就有改变的可能

看到这里,可能有人说:

我父母就是这样的,难道我就得一辈子紧张焦虑、只有羡慕别人的松弛吗?

当然不是。

心理学家卡伦·霍妮说过: 所有人,只要还活着就能改变自己,甚至是彻底改头换面的可能性,并非只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。

所以,无论你是父母,还是孩子,只要你愿意,都可以改变。

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,我有两个建议,供参考:

1. 让成人的归成人,孩子的归孩子

可以去和自己的父母、亲朋、伴侣吐露焦虑,并争取支持和理解;

或者找一个心理咨询师,当自己的外挂容器。

固定的时间,固定的人,会帮你在心中逐渐内化一份稳定的力量。

总之,在大人的世界里找资源,不要都攒一块儿,管孩子要。

2. 自我觉察很重要

如果孩子是某些行为,让父母内在的某些东西被激起了,可以提醒自己:

不要立刻把这个东西往外倾倒,不要立刻甩锅给孩子。

那么孩子就不会有“自己闯下大祸”“完了”“坏了”“毁了”这种可怕的感受,将来遇到突发事件时,对自己的否定和攻击就会少很多。

要知道,人的智商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,而“内在客体”是支持性还是非支持性的,才决定了是否有能量前行。

图片

如果你是那个没有松弛感的孩子,我给你的建议是:

1. 不松弛也没关系

请大家记住:所有改变发生的前提,都是基于接纳和允许。

接纳“不松弛”的自己,本身就是一种松弛。

不必为了追求完美的松弛,反而把自己搞得更焦虑。

既然松弛的意义就是“没什么大不了的”,那么“不松弛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当你从心底这样接纳和允许自己的时候,改变就已经发生了。

2. 建立新的客体关系

虽然是父母的养育,与后天的不松弛息息相关,但别人改变与否,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幸福。

不如把改造父母的精力省下来,去创造新的客体关系。

好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容器,可以容纳你的负面情绪,帮你的心理空间扩容,让你依然获得成长。

没有一个完美的开局的确可惜。

但我们仍然可以一点点通关,一点点成长,一点点释放出生命的力量。

正如“来路不由己,前路仍可期”。

世界和我爱着你。